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动态 > 行业动态 >

瑞士活动策划业务报价 活动策划费用一般多少

2022-01-16

杨幂李佳琦「直播带货」,明星网红开始“互抢生意”?

昨天,李佳琦直播间请来了杨幂,同时开卖杨幂代言的溜溜梅和雅诗兰黛,直接上了微博和知乎热搜:李佳琦的直播间请来明星,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了。 据我们不完全统计,上过李佳琦直播间的明星有:明星们去直播间的目的也各有不同:宣传新电影、新专辑,为品牌方站台……李佳琦的直播间,俨然已经成了“线上快本”,是明星们宣传时不可错过的一站。 眼看头部网红们越来越像明星,很多明星却开始向着网红发展了:上周,@李小璐 在抖音的直播卖货首秀,尽管有不少网友在评论区刷“嫂子好”,场面一度非常尴尬,但最后还是交出了一份还不错的答卷:单场直播流水 4300w+ 。 诚如 @新榜 所言: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到,最近这半年以来,「网红」和「明星」之间的“壁”,似乎有消失的趋势:很多头部网红的流量已经超过了普通明星,也有越来越多的明星开始下场拍抖音、发小红书、做直播带货,俨然成为了网红博主。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明星和网红之间那层“壁”,到底是如何一步步消融的?01明星和网红之间的“破壁现象”虽然说,现在目前明星和网红的整体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像」;但是,仔细研究后,我们发现,这个现象并不是仅仅是“像”那么简单:1)明星“下沉”为了方便讨论,我们把明星分为 3 类,分别是:老牌明星、当红明星和非当红明星。 ① 老牌明星:更愿意入驻抖音不少大家熟悉的老牌明星,比如陪伴大家童年的 @董浩叔叔 @、@金龟子 ,家喻户晓的喜剧演员 @郭冬临 、@闫学晶 等人,纷纷签约 MCN、入驻抖音,开始了自己的网红生涯。 其中,发展最好的 @郭冬临(暖男先生)的获赞已达 3.5 亿,粉丝超 2700w ,是抖音当之无愧的头部网红。 而 @董浩叔叔(机智的董浩叔叔)、@金龟子 的粉丝也轻松达到了 200w+、300w+。 我们发现,成为“抖音网红”们的老牌明星,多半是主持人、喜剧演员们,原因有三:第一,主持人、喜剧演员做短视频有很高的适配性。 因为拥有长期面对镜头的工作经验,他们的镜头感、专业素养比普通网红要高一大截,非常适合视频化呈现的抖音。 第二,知名度足够。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目前抖音的主要用户集中于 18 – 35 岁:抖音用户年龄分层占比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而这部分人,几乎都是看着少儿频道长大的青少年,以及经历过春晚鼎盛时期的中年人。 因此,在抖音主要用户群中,老牌明星们的知名度非常高。 从评论区的留言也能看出,不少人都愿意为“情怀”二字买账。 第三,生产成本低。 短视频的生产成本,可以说是很低了:只需要一台手机,以及脚本(大多是团队策划好的),即可进行生产。 相比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打磨的微信图文,和要有强大供应链、体力支持才能做的带货主播,短视频非常适合平均年龄超过 45 岁的老牌明星们拍摄。 ② 当红明星:分享型“博主”网红对于当红明星来说,他们已经拥有足够的关注度,成为“网红”更多是为了丰满的人设,提高自己的商业价值。 这类明星一般会选择成为“博主型”网红,侧重于在平台做分享:比如 @范冰冰、 @林允,作为最早一批的“明星博主”,因为分享自己的护肤、减肥等日常生活,而被夸“接地气”,林允的口碑也开始肉眼可见的好转;@张雨绮 则因为分享钻石心得和用爱马仕买菜,被称为“中国千颂伊”,顺带立了一个“敢爱敢恨”的大女人人设(现在好像已经崩了):@欧阳娜娜 的 VLOG 成功火出了圈,还在小红书上做起了“穿搭博主”。 不仅让大家成功忘记了“加油鹿小葵”和“蚂蚁竞走十年了”,拉了一大波路人好感,还提高了自己的商业价值。 这类明星的变现形式,往往是在社交平台 po 软广,而非直接吆喝粉丝“买买买”。 就他们算进了带货主播的直播间,一般也是为了宣传,在直播里基本就是个「吉祥物」的作用。 ③ 非当红明星:“吆喝型”带货网红如果说一线明星们为了高奢代言,还需要爱惜羽毛,不能亲自吆喝;那么对于非当红的明星们来说,变现容易、来钱多的带货主播,才是他们的真爱。 比如,明星中最先下场卖货的 @柳岩,首场直播带货就创下了 2 小时销售额 1500w+ 的好成绩:还有最近星途不畅的 @李小璐 ,据小道消息,李小璐的直播带货首秀,仅坑位费 + 25% 佣金抽成的获益,就达到了惊人的 1400w+ :还有去年双 11 ,连续 7 天每天直播到半夜的 @李湘,签约薇娅的 MCN 机构“谦寻”的主持人 @李响,直播卖宝石的 @王祖蓝……越来越多的明星们加入了“卖货网红”的大军之中。 2)网红“上升”因为逐渐“明星化”的几乎都是头部网红,所以在这一 part ,我们暂时只讨论头部网红们。 不过,虽然同样是头部网红,也分为“靠脸吃饭的”和“有一技之长”的。 ① 靠脸吃饭的头部网红:向明星发展很多“靠脸发家”的头部网红,红了之后,开始热衷于“成为明星”,他们参演电视剧、频繁参加综艺刷脸、出专辑、拿“新人奖”……比如,拥有 1000w+ 的网红 @林小宅 ,最近去参加了综艺《青春有你》,和 109 位练习生同台竞争 9 个出道位;秀场主播出身的 @冯提莫 2 年参加了 27 档综艺,拿了 15 个大大小小的奖项,去年还开了个人演唱会,微博上的备注也改成了“歌手”:除此之外,还有抖音上走红的 @费启鸣 主演了电视剧《我在未来等你》,@晓晓的寄几(张天韵)参与大热剧《延禧攻略》的拍摄……②头部网红中的“头部”:业务能力惊人的“超级网红”随着互联网的高度发展,出现了一类“新型网红”,我们可以称之为“超级网红”。 和明星一样,他们拥有超高的知名度和曝光,能打的业务能力,大量高粘度的粉丝;还能频上热搜、参加大热综艺、出席品牌活动,甚至做品牌代言……像是擅长内容输出的 @深夜徐老师,擅长直播卖货的 @薇娅、@李佳琦 ,做淘宝店的 @雪梨、@ 张大奕 等人,都可以归为此列。 @薇娅、@深夜徐老师 都受邀上过《快乐大本营》,@李佳琦 参与录制了《吐槽大会》,@深夜徐老师 频繁被品牌邀请去各大时装周头排看秀……其中热度最高的 @李佳琦 ,甚至已经有了自己的站姐,和粉丝精修美图:事实上,很多超级网红的热度,早就已经高过那些不红的明星了。 现在的很多 00 后,只知李佳琦,不知朱梓骁(后者现在也在做淘宝带货):甚至,连我妈这种十八线小城的中年妇女,也知道李佳琦是“带货王”:据说,李佳琦还曾经嘱咐过团队,尽量少让他上热搜。 冯提莫拼命想红却红不了,李佳琦不想上热搜却天天上,害,真是人各有命……02为什么明星和网红开始“相互渗透”?看了这么多明星和网红的“相互转型”,相信大家已经开始好奇,为什么近一年来,明星和网红的分界线才开始渐渐模糊了呢?想知道答案,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网红和明星的区别到底是什么:1)网红和明星之间的“壁”,究竟是什么近几年,关于「网红和明星之间有“壁”」的讨论,一直就没有断过。 那么,大家所说的“壁”,到底是什么?① 颜值差距明星和网红的颜值差距,一直是吃瓜群众们茶余饭后们必备的下酒菜之一:相比经常被诟病「自拍他拍差距大」、「整形过度」的网红们,经过高清镜头检验过颜值的明星,显然拥有更加精致耐看的颜值。 除了颜值,由于有专业的团队打理形象,明星的形象往往比网红更加“高级”,看上去更有气质, B 格满满。 ② 业务能力大部分被大众认可的明星,都需要有相应的业务能力:演员们要有演技,歌手要有唱功,男团女团要有唱跳能力,综艺咖要有造梗能力和综艺感……除此之外,每个明星至少要有一两个代表作傍身,不然就算你火成蔡徐坤,也避免不了被群嘲的命运。 而现在的很多头部网红,都是靠美色发家的,根本谈不上什么业务能力、作品,有人甚至连人品都不过关(比如当小三),却有一大票粉丝,难免给人一种“德不配位”的感觉。 ③ 知名度受制于互联网发展的局限,早期网红们的知名度,完全无法与明星们相提并论。 以初代网红 @雪梨 为例,她在 13 年开始经营网店并走红,到 15 年就已经年入过亿,但其影响力还是非常有限。 直到和“明星”王校长的恋情曝光后,知名度才有了大幅度提升。 相比之下,明星们拥有更好的曝光机会,知名度非常容易扩散:不仅可以随着作品进行传播,还能通过品牌代言曝光,甚至用恋情八卦等方式进行维持。  (品牌在宣传产品的同时也帮明星提高了知名度)2)为什么网红和明星越来越像了?搞清楚“次元壁”到底是什么以后,我们不难发现,它的逐渐模糊,既是大势所趋,又与明星和网红的“双重努力”脱不开干系。 ① 颜值网红:努力转型明星首先,很多靠颜值吃饭的网红,正在拼命从「网红圈」向着「娱乐圈」转型。 他们的底色更像是“低配版”的流量明星,个人名气比作品大得多(事实上大部分网红都没有作品),可替代性很强,粉丝的粘性也很难维持。 因此,Ta 们会拼命想办法钻进娱乐圈,为自己的发展开辟更多可能。 前段时间,参加选秀节目的网红 @林小宅 谈及自己参加综艺的原因时,也提到参赛是因为网红的生命力“非常脆弱”,“不知道大家什么时候就不再关注自己了”。 看来,网红们也清楚,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即使你是所谓“头部”,也无法光靠一张漂亮的脸蛋,获得粉丝们的长久关注。 与其热度褪去后泯然众人,Ta 们更愿意利用现有的外貌和粉丝资源,争取转型职业生涯更长、回报更高的明星。 毕竟,网红基本只能拍拍照片和 MV ,很难有拥有属于自己的作品,但明星却可以拍戏、出专辑,产出作品的可能比网红大得多。 但是,从目前来看,大部分转型的网红并没有发展出特别能打的业务能力,最拿得出手的「作品」还是自己。 ② 超级网红 = “不用拼颜”的明星其次,一些“超级网红”的影响力和业务能力,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当红明星们,原因有三:第一,随着互联网声量的提高,网红们的曝光得到了巨量提升。 早在 2018 年年初,我国移动用户数就接近 11 亿,用户平均每天花在移动互联网的时间近 6 小时(数据来源:QUEST MOBILE 《中国移动互联网 2019 半年大报告》)因此,现在的“超级网红”们的知名度上毫不逊色于明星。 比如,李佳琦的微信指数甚至超过了“话题女王”杨幂,薇娅也稳稳的超过了一线女星刘诗诗(仅微信数据,不代表其他平台)。 (数据来自微信指数)第二,“超级网红”们拥有在特定领域极其能打的业务能力,和超强的粉丝粘性:第三,“超级网红”们在市场上拥有高度不可代替性。 @李佳琦 成名后,很多柜哥、柜姐都开始做直播,但是并没有出现“李佳琦第二”;美妆时尚类的账号遍地开花,但做到像 @深夜发媸 这样,新媒体矩阵覆盖 2000w+ 粉丝的也很少。 因此,对于这些“超级网红”来说,并不需要转型明星,毕竟,综合知名度、收入和业务能力来看,他们自己已经是明星了。 只要能维持住业务水准和好口碑,拥有超长待机的职业生涯不是梦。 ③ 明星自愿“降格”成网红最后,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明星开始更多参与以往网红们的工作,比如进直播间卖货,在社交软件上 po 软广。 其实,也没有必要对他们进行鄙视,认为他们“掉价”。 首先,“网红化”对明星来说,其实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其本质和他们做潮牌、开餐馆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将自己的名气尽快变现。 明星当网红,算是“降维打击”:由于自带“明星光环”,一般的三、四线明星,都可以轻松成为头部网红。 娱乐圈不算顶流的 @吉克隽逸,轻松和小红书头部网红粉丝量相当当网红有多赚钱?根据 @河豚影视档案 的数据显示,拥有 440w+ 粉丝的抖音网红 @晏大小姐vivi ,一条广告的报价在 8.5 万左右。 目前,每个月仅广告收入,就有 100w+ 进账。 更古早一点的网红,比如 @雪梨,更是早在 2015 年就被曝和范冰冰年收入相当。 主业三线明星,副业头部网红,都不耽误嘛。 而且,当网红,可比做艺人要省力多了。 曾经在娱乐圈混过的 @薇娅 就在一次采访里提到:其次,娱乐圈一向信奉“小红靠捧,大红靠命”,没有人敢说自己未来的发展会一帆风顺。 而直播带货则不然,只要你有靠谱的产品、足够优惠的价格,观众就会买账。 之前,我们采访淘宝直播的负责人 @赵圆圆 的时候,他也提到: 尤其是对于一些人气下滑的明星(比如李小璐)来说,当明星这条路已经走到尽头的时候,必须尝试走一条生命更长的道路。 03结语如果非要形象的展示一下明星和网红逐渐“破壁”的原因,大概就是这样:说了这么多,其实明星网红相互渗透的根本原因,还是「职业生涯的生命力」的问题。 无论明星还是网红,都想在一条路走到下坡甚至尽头的时候,换一条路重新出发罢了。 不过,相比在「明星」和「网红」两个身份之间反复横跳,延长职业生涯生命力的关键,其实还是在于业务能力:成功转型明星的网红,如果拿不出市场认可的作品,有再多的热度也是虚妄;而明星的光环总会消失,想成为网红也要有相应的业务能力,不可能一辈子啃老本。 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可以不劳而获的东西。

UPS的价格还有关于它的业务?

UPS 全称是 United Parcel Service 联合包裹服务公司 UPS相关资料: 1907 年,美国私人信使与递送服务的需求非常大。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富有创业精神的 19 岁青年 James E.("Jim")Casey,从朋友处借来 100 美元创建了位于华盛顿州西雅图市的美国信使公司(American Messenger Company)。 根据 Jim 所述,当时在西雅图地区已经有好几个信使服务公司,他本人过去还在其中的一些公司工作过。 最初的名字很适合新公司的业务追求。 在收到基地总部的电话之后,作为响应,信使开始跑差使,递送包裹、便条、行李以及餐馆的食物。 大部分递送均为步行,稍远的行程则骑自行车。 那时汽车很少见,百货公司仍然用马和四轮马车运输物品。 6 年以后,美国包裹邮政系统才得以建立。 Jim 和他的合作伙伴 Claude Ryan 在人行道边的一间简陋的办公室运营公司的服务业务。 Jim 的兄弟 George 和其他几个十多岁的少年是公司的信使。 尽管竞争残酷,但公司运转不错,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 Jim Casey 严格的准则 — 谦恭待客、诚实可靠、全天候服务与低廉的价格。 这些原则至今仍指导着 UPS,Jim 将其归纳为以下口号:最好的服务,最低的价格。 1919 年,公司首次扩展到西雅图以外,达到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并采用了它沿用到现在的名称"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 词语"联合"提示公司在每个城市的运营都是同一机构的一部分,"包裹"则指定了业务的特性,而"服务"指出了它提供的内容。 1922 年,UPS 收购了洛杉矶的一家公司,其首创的业务被称为"普通承运人"服务。 普通承运人服务结合了零售商店递送服务的许多特色和经营原则,并具有那时许多其它私人承运商甚至包裹邮政都不具备的特色。 普通承运人服务的与众不同的特色包括每日自动取件电话、对货到付款的发货人接受支票、额外递送尝试、自动返还无法递送的包裹以及简化记录每周付款。 也许 UPS 最重要的特色是 UPS 能以与包裹邮政相当的价格提供其广泛服务。 UPS 是当时美国少数几个提供普通承运人服务的公司之一。 对一个小公司的收购和继续普通承运人服务的决策将影响 UPS 接下来数年的发展。 1924 年,UPS 首次推出将将使其未来成形的另一项技术创新:第一个处理包裹的传送带系统。 虽然普通承运人服务最初限制在洛杉矶附近的一小块地区,但是到了 1927 年,它已经扩展到距市中心方圆 125 英里的地区。 同时,UPS 的零售递送服务也已扩展到包括美国太平洋海岸的所有主要城市。 在经过一段历史之后,UPS 已成为全球的配送专家。 在 UPS,全球配送不仅涉及管理货物的运送,还涉及管理伴随货物一起传送的信息与资金流动。 越来越多的 UPS 客户要求利用此项专门技术,这最终导致了 UPS 供应链解决方案业务部的形成。 UPS 供应链解决方案业务部是流线型的组织,它为客户提供物流、全球货运、金融服务、邮件服务和咨询,以提高客户的业务表现并改进客户的全球供应链。 UPS 供应链解决方案由 UPS 资本公司、UPS 物流集团、UPS 货运服务公司、UPS 邮件业务创新公司与 UPS 咨询公司共同提供。 2005年7月27日,北京讯 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北京奥组委)今天宣布:UPS被选定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物流和快递服务赞助商。 这一消息是今天北京奥组委和UPS在北京举行的签字仪式上,由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伟与UPS亚太区总裁肯 托罗(Ken Torok)共同宣布的。 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赞助商,UPS将向北京奥组委提供全方位的物流咨询服务,并协助北京奥组委策划和执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物流运作计划。 在奥运会期间,UPS还将为北京奥组委所有指定的地点提供快递服务。 UPS成立于: 1907 年 8 月 28 日,华盛顿西雅图。 全球总部: 美国加州亚特兰大市 全球 Web 地址: www.ups.com 主席兼 CEO: Michael L. Eskew 2004 年营业收入: 366 亿美元 雇员人数: 全球 407,200(美国 348,400;国际 58,800) 包裹业务 2004 年递送量: 36 亿件包裹与文件 每日递送量: 1410 万件包裹与文件 每日美国空运量: 210 万件包裹与文件 每日国际递送量: 140 万件包裹与文件 服务区域: 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一个位于北美洲和欧洲的地址 客户数: 每日 790 万(180 万取件,610 万递送) UPS.com: 每日 14500 万次点击 www.UPS.com,包括平均每天 1000 万次的在线包裹追踪请求 服务网点: UPS 商店 4,200个;UPS 营业店 1,500个(全球); UPS服务中心 1,000个;授权服务点 17,000个; UPS 投递箱 40,000个。 操作机构: 1,748 运送机队: 88,000 包裹运输车、有篷货车、拖拉机与摩托车 UPS 喷气飞机队: 269; 世界上第9大航空公司 租赁飞机数: 305 每日航程段: 国内:1,071;国际:767 服务的机场数: 国内:400;国际:377 联邦快递相关资料: FEDEX:Federal Express 联邦快递 成立于1973年4月的联邦快递所发掘的创新快递理念迅速袭卷全美国。 同时采用该独创服务的客户很快便开始在海外寻求支持与服务。 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制造业的基地从发达国家逐渐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而联邦快递作为最早认识到这一趋势的公司,开始着手进行大规模的全球扩展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及挑战,亚太区分公司也就此应运而生。 80年代末,联邦快递达成了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目标。 联邦快递于1989年收购了飞虎航空(一家成立于20世纪40年代的航空货运公司)。 仅仅是这一举措就使得联邦快递获得了飞虎航空在亚洲21个国家及地区的航线权,从而在全球经济增长最迅速的区域取得了立足点。 1992年,公司的区域性总部从檀香山迁至香港。 将公司的营运中心迁移至经济活动的中心地区,更显示了公司对该地区的高度重视。 联邦快递对其在亚太地区的业务拓展和战略发展始终保持着高度的重视。 1995年,联邦快递公司购买了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航线权,开始由联邦快递飞行员驾驶的专用货机来负责中美间的快递运输服务。 1996年3月,联邦快递成为唯一享有直航中国权利的美国快递运输公司。 目前联邦快递每周有10个航班往返于中美之间。 1995年9月,联邦快递在菲律宾苏比克湾建立了其第一家亚太运转中心,并通过其亚洲一日达网络提供全方位的亚洲隔日递送服务。 根据公司在美国成功运作的“中心幅射”创新运转理念,亚太运转中心现已连接了亚洲地区18个主要经济与金融中心。 联邦快递目前在亚太地区32个国家和地区有近8,600名员工,公司的亚太区总部设在香港,同时在上海、东京、新加坡均设有区域性总部。 作为联邦快递集团的中坚力量,联邦快递公司的服务范围涵盖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百分之九十的区域,能在24到48个小时之内,提供门到门、代为清关的国际快递服务。 公司无与伦比的航线权及基础设施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快递公司,向220个国家及地区提供快速、可靠、及时的快递运输服务。 联邦快递每个工作日运送的包裹超过320万个,其在全球拥有超过138,000名员工、50,000个投递点、671架飞机和41,000辆车辆。 公司通过FedEx Ship Manager at fedex.com、FededEx Ship Manager Software 与全球100多万客户保持密切的电子通讯联系。 联邦快递的服务优势: 拥有全球50,000多个投递地点 通过全球最庞大的货运机群及航班把您的货件递送至世界各地 提供即时包裹追踪服务 帮助您提高生产率,为客户创造价值并在竞争中获取时间优势 FEDEX总部: 全球: 亚洲: 加拿大: 欧洲: 拉丁美洲: 美国田纳西州孟斐斯 中国香港 安大略省多伦多 比利时布鲁塞尔 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 主要负责人: David J. Bronczek,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创立时间: 1971年,连续运作始于1973年4月17日 服务范围: 220个国家及地区 员工数量: 全球约138,000名员工 运输能力: 每个工作日约320万件包裹及超过600万磅的货物 机队: 671架飞机,包括: 空中客车 A300-600: 44架 空中客车 A310-200/300: 59架 ATR 72: 2架 ATR 42: 29架 波音 727-100: 19架 波音 727-200: 94架 波音 DC10-10: 31架 波音 DC10-30: 17架 波音 MD10-10: 35架 波音 MD10-30: 5架 波音 MD11: 57 架 西斯纳 208A:10架 西斯纳208B: 246架 福克 F-27: 23架 地面运输:大致有41,000辆专用货车 DHL相关资料 DHL:DHL这个名称来自于三个公司创始人姓氏的首字母,他们是Adrian Dalsey, Larry Hillblom 和 Robert Lynn。 1969年,在尼尔·阿姆斯壮迈出伟大的登月第一步的几个月后,三个合伙人也在一起迈出了一小步,这一小步将对全世界的商业运作方式将产生一个深远的影响。 一开始,创始人们自己乘坐飞机来往于旧金山和檀香山之间运送货物单证,这样就可以在货物到达之前就可以进行货物的清关从而显著的缩短在港口的等待时间。 坚持为客户节约财富 凭借这一概念,一个新的行业诞生了:国际航空快递,通过飞机快速运送文件和货物。 DHL的网络开始不断以惊人的速度扩展。 它向西不断挺进,从夏威夷到远东和环太平洋地区,然后是中东、非洲和欧洲。 截止到1988年,DHL服务的国家已经扩展到了170个,员工达到16,000多人。 2002年初,德国邮政全球网络成为DHL的主要股东。 到2002年底,DHL已经100%由德国邮政全球网络拥有。 2003年,德国邮政全球网络将其下属所有的快递和物流业务整合至一个单一品牌:DHL。 2005年12月德国邮政全球网络并购Exel的举措进一步巩固了DHL的品牌。 整合后的DHL的专业服务来自于由德国邮政全球网络收购的几家公司。 下面只列出一部分: Excel:当德国邮政全球网络在2005年12月并购Exel时,Exel在全球135个国家拥有大约111,000员工。 Exel的主要业务是为重要客户提供运输和物流解决方案。 德国邮政欧洲快递:1997年开始运作,通过自身增长和对欧洲一流公司的投资,其包裹和快递服务的网络覆盖超过了20个国家,并成为欧洲商业客户市场的领导者。 丹沙:成立于1815年,总部设在瑞士的巴塞尔,于2000年被德国邮政全球网络收购。 丹沙是航空货运的全球领导者并在海运市场排名第二。 丹沙的服务范围还包括陆路运输和供应链管理。 国际航空快递公司:最大的美国航空货运代理,2001年整合至丹沙集团。 中外运-敦豪国际航空快件有限公司于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一日在北京正式成立。 合资双方为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和敦豪国际航空快递公司,双方各占一半股权。 合资公司将敦豪做为国际快递业领导者的丰富经验和中国外运集团总公司在中国外贸运输市场的经营优势成功地结合在一起,为中国各主要城市提供航空快递服务。 自公司成立以来, 随着中国的经济迅速增长, 中外运敦豪亦创下骄人业绩,公司业务年平均增长率为百分之四十,营业额跃升六十倍之多。 目前,中外运敦豪已在中国建立了最大的合资快递服务网络。 拥有56家分公司,163间办公设施,业务覆盖全国318个主要城市。 现在,中外运-敦豪已稳居中国航空快递业的领导地位,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百分之三十七。 丹沙海空运于1991年在中国设立第一家代表处,1998年与中方合作伙伴正式成立合资公司,即丹沙中福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同年获得国际货运一级代理执照,成为外资物流企业中第一家获得此资格的公司。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截止到2003年底公司已发展为拥有550多名雇员,在全国大中城市设立了18间分公司的大型外资物流企业。 2003年公司年营业额超过人民币16亿。 公司业务范围涵盖空海运,仓储管理、供应链管理、项目运输、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等,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一站式物流管理服务。 森泰飞货运有限公司是一家在中国注册的专门提供供应链服务的中外合资企业,其控股权由德国邮政世界网(DPWN)拥用,同时DPWN还拥有DHL 一个全球性的快递组织、著名商标100%的控制权。 在中国,森泰飞货运有限公司用DHL Solutions这一商标运作,充分体现了DHL在该公司的控股权,以及其利用DHL在供应链服务方面的丰富客户服务经验和专业知识为国内外顾客提供优质服务。 公司总部设在北京,在全国各地拥有两个分公司及16个分销中心。 员工-- 超过285,000人 办公地点-- 约6,500 转运中心、仓库和集散站-- 超过450个 口岸-- 240个 飞机-- 420架 作业车辆-- 76,200部 国家和地区-- 超过220个 每年件量-- 超过15亿 所覆盖的目的地-- 120,000 UPS、FEDEX、DHL是世界三大快递公司 据《亚洲华尔街日报》报道,敦豪、联邦快递和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这世界三大快递巨头 已不满足于将零部件和产成品分别运进中国的工厂、运往外国的买家,他们看得更多更远:如果能帮助中国的厂家管理日益复杂的供应链、从而为他们节约时间和金钱,那将是更大的发展机会。 快递业拓展至供应链服务 随着中国的出口产品越来越复杂,国内厂家也在努力解决供应方面的难题,尽量避免出现短缺或库存积压。 日益激烈的竞争意味着工厂也不得不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这一点为物流企业打开了富有前景的中国外包物流服务市场;麦肯锡公司的咨询师们预计,这个市场的总规模目前可达840亿美元,到2010年更将增长一倍以上。 邦快递、联合包裹和敦豪已经在其他地区市场承担了这样的角色。 的确,随着美国市场航空快递业务急剧增长,地面递送服务公司纷纷扩张,这三家公司已将日常供应链服务需求——整合货物、管理仓储、执行订单等作为他们的未来发展领域。 联合包裹供应链解决方案子公司亚洲业务发展部负责人乔丹说,改善客户的供应链是比将货物从一地快速运往另一地更大的难题。 比如,在上海附近的工业区以及华南制造业中心广州地区,联合包裹现在为客户控制着92900多平方米的仓储空间,帮助他们管理库存。 在联合包裹上海郊区的一个仓库里,电动叉车正安静地在四层高的钢架间穿梭操作,钢架上堆满了从泰国进口的数据存储设备板和从比利时进口的大袋包装的玻璃纤维。 现场管理员NicoleWang说,她每天要负责为美国电子设备制造商MolexInc.运送多达4�000箱元器件。 Molex自己无需参与货物运送安排等,只需通知一下Wang将有货物抵达仓库,如果运输单据不全,则核对一下。 乔丹说,这种模式给人的感觉太好了,没有哪家企业希望占用超出需要的场地。 三大快递公司在华业务迅速增长 德国DeutschePostWorldNet子公司敦豪估计,他们的客户将供应链管理工作交给他们以后,可以节约10%-20%的分销成本。 目前它已开展了为客户储备应急备用零部件、检查被买家拒收的次品等业务。 敦豪还在获得授权后为客户修理受损商品,目前这项业务的规模正越来越大。 敦豪亚洲和美洲快递业务分部首席执行长玛伦说,这些业务对公司的利润贡献并不算大,但它能创造更多价值,而且还能巩固公司与客户的关系。 该公司目前在香港已有一个运营中心,计划明年扩大供应链业务,新建三个新的物流中心和16个仓储场所,用作大陆地区零部件存储。 三大快递公司在推进物流业务的同时,还正在中国推进它们的核心业务。 这三家公司都不愿透露在中国的财务表现,但又都表示,在华业务正迅速增长。 上个月,在中美签署航空服务协议之后,联邦快递获准将在华航班增加一倍,联合包裹获准增加3倍。 这三大快递公司还有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就是TNT TNT集团是全球领先的物流、快递和邮政服务供应商。 集团拥有161,000名员工,分布于63个国家,服务覆盖范围涉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TNT为其客户提供包括直邮方案、门到门快递服务和供应链管理在内的整合商务解决方案。 TNT的服务领域涵盖汽车、电子、消费品、公用事业及通信、印刷以及媒体。 作为全球财富500强企业之一,TNT集团总部设于荷兰,在阿姆斯特丹、纽约、伦敦和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 2004年集团报告销售收入为126亿欧元。 TNT快递拥有欧洲首屈一指的航空和陆路递送系统,为全世界200多个国家的客户提供最快捷可靠的门到门快递服务。 TNT快递每年处理1.87亿件/次货物。 TNT物流是世界领先的物流供应商。 它为全国性、地区性或全球性的大中型企业设计、实施和运行复杂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其货运管理部门运用国际网络,为客户提供空运和海运服务。 TNT物流以尖端技术实现供应链的优化、整合以及可视性。 TNT物流的服务领域涵盖汽车、轮胎、电子、消费品、公用事业及通信、印刷以及媒体。 作为TNT的品牌之一,已有200多年历史的TNT邮政是全球邮政市场的领导者。 在欧洲7个国家拥有邮政网络,每年处理超过70亿件/次邮件。 TNT中国是TNT集团在中国的分支机构。 通过整合快递、物流和直复营销业务部门,TNT为客户提供从门到门快递服务,到综合的供应链管理和直复营销服务的整合业务解决方案。 目前,TNT在中国拥有超过100个运营设施,4500多名员工,以及2,000多个服务网点,服务范围覆盖中国600个城市。 TNT中国拥有7个国际口岸——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杭州、厦门和深圳。 通过与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建立的合资企业——安吉天地汽车物流有限公司,TNT已成为目前中国最大的第三方汽车物流供应商。 近6年来,TNT虽然在中国市场保持着年均23%的收入增长和30%的业务增长,但其全球竞争对手UPS、DHL、FedEx却有着更令人称道的表现:UPS在中国的业务增长速度已连续数年保持在35%以上,UPS宣布,在2005年底之前,将获得中国最大和最重要商业中心城市的国际快递业务的直接掌控权,进而可为内地200多个城市直接提供国际快递业务。 DHL作为首家进入中国市场的专业快递公司,年均增长率更是高达40%,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已达36%。

企业网站建设的作用

企业网站建设的作用如下:1 提高企业整体形象,增强企业品牌的曝光度。 一个优秀的企业网站是企业的一张名片,好的企业网站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2 有利于业务的的直接转化,提高业务转化率。 网站关键词排名,尤其是关键业务排名,加上优秀的营销型落地页,可以为企业直接带来订单。 3 帮助企业了解市场,利于企业及时调整战略。 通过流量统计工具分析,以及网站及时沟通工具,可以让企业更加了解用户需求,了解市场行情,便于企业方针调整。 4 作为市场营销的一种工具,配合其他营销手段做全网营销。 企业网站是市场营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和其他的转化渠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扩展资料:设计框架(1) 网站后台需要进行初步设计,为了方便使用者更新网站产品信息或者服务信息,因为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在不断的增加和完善,所以为了方便用户使用,后台需要为客户搭建一个管理平台,产品以及产品分类增加,删除,修改等功能。 (2) 在线留言以及网站公告:通过在线留言可以方便建立于客户之间沟通的媒介,很多企业网站忽略这点。 网站公告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告诉客户企业新品的发布以及企业动态,这样,当自己有新产品推出的时候,总是会第一时间通知到这些客户,也是提高客户服务质量的一种手段。 实现方式1、根据网站的目的确定网站的结构导航。 一般企业型网站应包括:公司简介、企业动态、产品介绍、客户服务、联系方式、在线留言等基本内容。 更多内容如:常见问题、营销网络、招贤纳士、在线论坛、英文版等等。 2、根据网站的目的及内容确定网站整合功能。 如flash引导页、会员系统、网上购物系统、在线支付、问卷调查系统、在线支付、信息搜索查询系统、流量统计系统等。 3、确定网站的结构导航中的每个频道的子栏目。 如公司简介中可以包括:总裁致词、发展历程、企业文化、核心优势、生产基地、科技研发、合作伙伴、主要客户、客户评价等;客户服务可以包括:服务热线、服务宗旨、服务项目等。 4、确定网站内容的实现方式。 如产品中心使用动态程序数据库还是静态页面;营销网络是采用列表方式还是地图展示。 网页设计1、网页设计美术设计要求,网页美术设计一般要与企业整体形象一致,要符合企业ci规范。 要注意网页色彩、图片的应用及版面策划,保持网页的整体一致性。 2、在新技术的采用上要考虑主要目标访问群体的分布地域、年龄阶层、网络速度、阅读习惯等。 3、制定网页改版计划,如半年到一年时间进行较大规模改版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企业网站建设方案

推荐阅读:
拨打电话
网站导读: